我国公路水路交通2007年全力打造服务型交通,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绽放三朵“服务之花”。
我国建设服务型交通迫在眉睫。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交通作为传统产业,只有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及个性化需求增强,对交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从去年起,我国交通开始了由原来的以建设为主向服务型交通的转变。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提供良好服务是去年绽开的第一朵“服务之花”。伴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提升,远洋船队和内河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水路货运量迅猛增长,确保了煤炭、粮食、石油、铁矿石等重点运输,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及内外贸业的发展。
1月6日,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据李盛霖介绍,2007年我国建成了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这是我国第一个横贯东西南北的快速公路大通道;全年建成港口泊位300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200个,新增吞吐能力5.37亿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342公里。到去年底,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5753个,其中万吨极深水泊位1403个;内河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其中50%为等级航道。
交通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90.1亿吨,货物周转量7344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6%、12.6%;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4.1亿吨,同比增长15.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标准箱,达到1.12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20.4%。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是去年绽放的第二朵“服务之花”。据李盛霖介绍,2007年,交通部与29个省区市签署了共建农村公路的意见;改进了农村公路计划管理方式,完善了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建立了农村公路项目库和动态更新管理机制;全国26个省区市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统计显示,全国去年新建农村公路42.3万公里,再创历史之最。到2007年年底,全国乡镇通公路率达98.54%,建制村通公路率达88.15%。李盛霖表示,去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运输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的建设,为广大农民走致富路、走小康路作出了贡献。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第三朵“服务之花”。交通部的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208.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152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6%、12.9%。全国交通系统加强了运输组织和协调,确保了春运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旅客出行需求,成为旅客运输的主力。
李盛霖说,交通系统各单位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群众乘车船方便了,安全感增强了。2007年全年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4.5%、1.1%、0.8%和9.3%。
李盛霖总结说,“三个服务”作为交通工作的指导原则,已为广大交通干部职工所认同。他说,“三个服务”是交通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交通工作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要求、推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责任编辑:尹航)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