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委组织部)类乌齐县制定“四抓四促”工作机制,坚持学习方式求活、实践载体求新、学习效果求实,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抓得严、抓得准、抓得实。
抓好“三学习”,促思想提高。一是党课讲学。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市委领导专题党课精神,将其作为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门钥匙”。各班子主要领导带头为干部职工上党课,阐述“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梳理“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明确践行“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确保专题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二是集中引学。精心挑选专题教育学习内容,采取专题讨论、理论中心组学习、班子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领导干部密切联系实际学、带着突出问题学、对照“三严三实”标准学,深化思想认识、查找差距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三是个人自学。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每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合个人实际,制定自学计划,充分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进行“充电加油”,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专题教育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思想觉悟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制作并发放学习资料120余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讲党课41人次,召开第一次专题集中学习会议2次,撰写心得体会40篇。
抓好“七查找”,促问题梳理。坚持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专题教育的全过程,要求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向问题拍板、拿问题开刀。把“个人找”与“集体议”相结合,“上层找”与“基层听”相结合,通过对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标尺找、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完成情况找、对照作风问题表现找、谈心交心相互找、深入一线调研找、发放征求意见表或设意见箱找、召开座谈会议找等方式,找准、找全“不严不实”问题,深查细照、对标立规。截至目前,全县共分析查找出干部中存在的信念不坚定、信心不足,不畏规矩、不守纪律,用权不公、不重实际、不务实效,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等6个方面24条“不严不实”问题。
抓好“四解决”,促整改提高。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在解决问题上求进展、求实效。一是全面推行激情工作法(“5+2”“白+黑”),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庸、懒、散、拖”等问题,形成学榜样、争先锋,干事创业献激情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展“到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等活动,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强基惠民工作,依托优势资源,认真制定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多方协调向上争取项目要资金、广泛宣传向下依靠群众筹劳工,不断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空壳村”问题。四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培训,解决部分干部学法不深,依法化解矛盾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领导干部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握法律的戒尺,坚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越红线,不碰底线,推进“依法治县、法治建县”进程。目前,全县开展法制宣传培训3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285份;县级领导干部结合“帮扶挂钩联系点制度”“一线工作法”等,为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40件,化解矛盾纠纷6起,理清发展思路12个,形成可行性报告10个。
抓好“三结合”,促全面推进。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市委提出的县情要有底数、发展要有思路、稳定要有实招、民生要有改进、党建要有力度的要求,坚持把专题教育融入到“六个新型类乌齐”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到服务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工作上,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特别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上半年,全县共开展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基层党建培训活动459场次,其中党员干部培训146场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2015年规划内项目60项,计划完成投资5.46亿元,已复工47项、新开工13项,类乌齐县商业街、生态湿地大酒店、虫草交易中心、干部职工周转房已建成并将投入使用,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