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江达电(通讯员王艺融)近年来,江达县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为重点,坚持“五个注重”,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改进教育培训方法,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扎实实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注重组织领导,确保保障有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相关要求。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黎世江多次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相关单位扎实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详细审定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制定的各培训班教学计划,并修改和补充教学内容,关注培训动态和成效。县委领导亲自授课或提供相关支持。
注重把好“三关”,建立“师资库”。针对目前干部教育培训无专职教师的实际,通过把好“三关”(即:各乡镇、县(中、区)直各单位认真组织推荐入库人选,进行初审,把好第一关;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荐入库人选的条件和资格进行认真核对,进行二审,把好第二关;向县“四大班子”成员征求意见,进行终审,把好第三关),建立了以县级领导干部、乡科级中层干部、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退休老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寺庙管理委员会干部、乡(镇)干部、县直机关干部、村(居)干部、聘用干部、“三老人员”、“五大员”、“两代表一委员”、农牧民群众的优秀分子等共计248人为兼职教师的“师资库”,并为兼职教师发放了聘任证书。
注重精选内容,做到精而实用。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有思想高度、有理论深度和有实践力度”的要求,着眼于突出增强素质和突出提高能力,精选了培训内容。如: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在制定2015年度村(居)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教学安排时,就精选了爱国主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感党恩教育、藏汉“双语”、党的基本知识、法律常识、党的惠民政策、社会稳定、国土资源、集体经济、卫生、社会保险、诚信守法工程建设、森林资源、民政等相关情况为教学内容。
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培训管理。本着“严格管理、主动服务”的理念,先后印发了《江达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达县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成果巩固拓展制度>的通知》等,实行了“六+五”制度〔即:“六”是指党员干部县外教育培训报到“备案”制度、出具介绍信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属地管理制度、上交心得体会(或学习总结)制度、报到“销案”制度;“五”是指党员干部县内教育培训报告批准制度、检查指导制度、情况报告制度、上交心得体会(或学习总结)制度、资料归档制度〕等。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对教师的备课、讲课、课后辅导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学员的上课、参加集体活动、上交心得体会等情况进行严格考勤,进一步加强了培训管理。
注重创新方式,做到丰富有效。江达县采取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领导上党课、课堂专题辅导、分组讨论、身边典型现身说事、退休老干部话党恩、进行现场教学、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开展植树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截至目前,各级领导上党课40余次,课堂专题辅导160余次,分组讨论40余次,身边典型现身说事40余次,退休老干部话党恩40余次,进行现场教学40余次,观看爱国主义电影20余场,开展植树活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