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4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类乌齐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县委提出的“维护稳定、加快发展、抓好党建”学习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永恒主题,采取“六项措施”不断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是抓阵地,固根基,打牢基础。近年来,该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与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07年和2008年,投资1446万元,完成61个行政村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今年计划完成21个行政村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通过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筑牢党的战斗阵地、宣传阵地,打牢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抓班子,强核心,合理配置。类乌齐县始终把村(居)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2008年第六届村(居)党支部换届过程中,在注意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对个别年龄偏大、工作无起色、内部不团结的班子,进行组织调整。尤其是在拓宽村级干部来源渠道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结合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试点工作和选派大学生到村(居)组织任职工作,经过认真挑选,积极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安排4名大学生到条件较好的村(居)担任书记助理和主任助理,并根据乡镇实际情况,选派乡镇干部到“老大难村”担任支部书记,这种高位嫁接的办法使“老大难村”的班子得到了有效过渡,同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结合村级组织整顿和村(居)党支部换届选举,共调整支委会成员95名,使全县农牧区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降至47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支部书记比例达到35.4%。
三是建制度,定目标,规范管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对2009年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类乌齐县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书和考评办法》,制作了《党支部工作职责》、《支委会成员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西藏自治区村级党组织和农牧民党员保持先进性十项制度标牌。在执行党的纪律、“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党内监督、党建基础等方面,对党的组织和党员自身建设做出了具体规定。切实把党建工作具体化、目标化,为规范党建工作管理,实行目标考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书记抓、抓书记”,齐抓共管。县委主要领导年初与每位乡(镇)党委书记签订《类乌齐县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书》,年底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对各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内容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小康建设业绩、‘三农’工作、组织纪律”等六大项,根据考核情况认真兑现奖惩。2008年带头研究如何提高村干部待遇,解决村干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等问题,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时,单独从援藏资金中为每人解决5000元,作为工作启动资金,大力支持评选表彰先进基层组织。
五是抓培训,强素质,整体提高。类乌齐县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2008年年底组织最近三年分配到该县的大中专毕业生参加了藏语培训班,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能力;认真开展“双培、双带、双联”为主要内容的“三双”工程;为了全面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农牧区工作的能力,切实增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根据地区的要求,针对2008年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后,村(居)支部书记新手多,对涉及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的各项政策规定不熟悉的实际,今年4月份,分两批,每批七天,对全县8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农牧区政策法规、反分裂斗争形势、农牧民党员发展工作、村(居)党支部及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党的十七大精神、类乌齐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业务知识培训;积极配合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选派46名县、乡及村级干部参加了地区及自治区党校的培训,选派21人到其他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而加速推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提待遇,重激励,动力不竭。为了充分调动农牧区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农牧区基层干部生活条件艰苦、待遇偏低的实际困难,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误工补贴,人均每年在1500元左右。2009年按照昌都地委组织部转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村干部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藏组发[2009]14号)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同时,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契机,决定在2009年“七一”前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及优秀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通过表彰先进,总结党建工作经验,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弘扬正气,坚定各级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