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县交通局多措并举推进“三项”建设
2014-06-09 11:56
来源:昌都地委外宣办
点击:0
类乌齐县交通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以推进交通建设为载体,以保障质量为重点,以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为支撑,稳步推进“三项”建设,把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重公路建设、抓养护工作,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要致富,先修路。“十二五”前两年,交通局开工建设国道317线类乌齐至丁青段改扩建工程,使桑多镇和卡玛多乡受益,县境内投资为20724.1696万元;实施通村公路2条57.6 公里,完成投资2501.13万元,村村通达率达到100%,率先在昌都地区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实施乡乡通油路4条102.255公里,总投资16634.436万元,预计“十二五”末,乡乡通畅率达到100%;实施农村(自然村)公路16条 123.758公里,完成投资2065.637万元;实施寺庙(日追)公路28条141.6195公里,完成投资3786.63万元,使全县97.5%(39座寺庙)通达,7.5%(3座寺庙)通畅;实施桥梁工程共17座,全长609.18米,完成投资2487.9737万 元。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098.4247里。其中:国道219.576公里、县道22.824公里、专用道25.443公里、乡道195.257公里、村道635.3247公里。被群众称赞为“民心工程”、“致富工程”、“德政工程”。同时,继续加强了农村客运 站建设,出台了扶持农村道路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客运站稳步发展,加快了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随着公路里程的迅速延伸,现代公路运输业也在发展。目前,已建成一个县级客运车站,开通地区至县、县到乡的农村班 线5条,全县10个乡镇已经实现50%通班车,28个村委会通班车,通班车率34.1%。到“十二五”末,类乌齐县10个乡镇将实现乡乡通畅的目标,乡级客运班线覆盖率达到100%,人民群众出行难得到基本缓解。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 管理养护责任主体体制正逐步落实,县、乡、村公路养护里程555.8712公里,配备了50型装载机、1辆自卸车等一批机具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重保障措施、促加快发展,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近年来,交通局始终把农村公路重点项目建设的规划、储备和前期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按照“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避免了盲目性和重复建设,确保交通有序发 展。加强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赢得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与支持,把公路建设真正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府行为,掀起 了农村公路建设高潮,依法维护路产路权,遏制超限运输行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同时,严格执行《农村公路施工管理办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规范管理入手,完善机制,强化源头控制,严把设计关、材料入场关、现场 监理关,提高了农村公路整体施工水平。主动接受上级质量部门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结合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主动邀请县人大、政协领导和代表委员检查项目建设情况,虚心听取意见,确保工程质量。在县乡公路 建设中,认真抓好项目实施的组织、技术、质量、进度管理等工作,每个项目都成立了项目管理组,确定一名局长领导任组长,帮助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倒排建设工期,做好施工环境协调、矛盾纠纷调处,全面推进工程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