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连“天线”,又接“地气”
——驻丁青县协雄乡夏拉村工作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侧记
在整个中华大地都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的春风,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热潮之时,在琼布大地上,作为南宫28驻丁青县协雄乡夏拉村工作队也接下了传递十九大精神的神圣接力棒,这让南宫28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能让农牧民群众听得懂党的声音,感受得到党的温暖,这是南宫28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也是对南宫28驻村工作队的一种考验一种磨砺。直到今天,一路走来,有过迷茫,有过辛酸,但更多的是收获。
强自身,提升理论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全县走在前列的“三员”试点工程村,为了选择一位资历深、党性强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宣传员,保证其能够在宣讲十九大精神过程中真正为群众讲清楚、说明白,避免“宣讲员一知半解在讲,群众稀里糊涂在听”的现象,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细致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将现担任丁青县协雄乡夏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兼“三员” 试点工程宣传员,曾入伍三年,后在丁青县小学任代课老师14年的尼玛罗亚选定为夏拉村十九大精神宣传员。同时,村“两委”班子、南宫28工作队和村宣传员尼玛罗亚同志,在完成一天的本职工作后,都会利用晚饭后的时间,通过相互讨论、诉说变化、分享心得的方式,对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丁青取得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等进行集中学习,做到了为群众宣讲之前自身“过关”。
细调研,掌握村情实际
起初,南宫28只是简单地觉得,做好十九大宣传工作并不是很难,只要召集村民开个会,向村民做个简单的宣传就可以了。但在回访的过程中,村民们对于南宫28当初宣讲过的内容和提的问题,都是一脸茫然或是压根就不知道。这对于南宫28工作队来说,以前的宣讲工作都是徒劳的,这也表明南宫28的宣讲工作存在问题。
由此,南宫28再一次挨家挨户地走访,在掌握全村耕地、牲畜和粮食产量、群众收入等基本情况的同时,对群众的关注点、认知特点、受教育水平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了解到群众对党的十九大及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惠民政策等尤为关注,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工作队以往照本宣科的宣讲方式并不喜欢,也听不懂。
掌握到这些情况以后,南宫28联合村“两委”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专题会议,针对以往十九大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接下来的宣讲方向和方式进行反复商讨并达成共识,制定了以“进组入户宣讲+‘夏拉村百问百答’微信群转发关于十九大的一系列藏汉双语链接+村民大会集中宣讲”为主的宣讲活动开展方式,用通俗易懂的丁青方言,用身边的发展变化,用惠及自身的惠民政策,用身边的感人故事不厌其烦地向老百姓讲解,真正的做到不流于形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让老百姓感兴趣。
拓思路,创新宣讲方式
“进组入户宣讲+‘夏拉村百问百答’微信群转发关于十九大的一系列藏汉双语链接+村民大会集中宣讲”的宣讲方式确定后,工作队结合手机使用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建立了“夏拉村百问百答”微信群,对“吴英杰书记宣讲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答题”“十九大精神宣传标语”等关于十九大精神的藏汉双语链接进行广泛转载,并通过“西藏党员教育APP”、县编译局等多个渠道,搜集整理藏文版的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党史故事、党的各大会议精神,印制成宣传单发放给农牧民群众,让群众能够及时地学习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村惠民超市工作的34岁村民次珠这样说道:“以前拿着手机都是看看视频、听听音乐、和朋友聊天,自从百问百答微信群建起来后,我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十九大精神,更加及时地了解和南宫28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了。”各吾自然村的次仁郎加同志在得知工作队在开展此项工作后更是给予了极大支持,作为“双联户”户长,他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前往双联户家中,发动群众在闲暇时主动到村委会农牧民阅览室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要求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其答疑解惑,在他的带动下,该自然村群众纷纷效仿,不但主动学习十九大精神,还自发凑钱1000多元印制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单2000余份发放到每家每户。
与此同时,工作队在进行大会宣讲、入户宣讲时的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在宣讲时,一改往日拿着文件、资料照本宣科的方式,说到经济发展,就列举村惠民超市和夏拉林卡开办以来对促进群众增收的作用;说到民生改善,就列举五保、低保和医保等政策的落实以及草补等惠民资金的发放;说到精准扶贫,就列举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住房条件的改善和贫困户收入水平的提高;说到教育方面,就列举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用一个个群众亲身经历且生动鲜明的例子来说明身边的发展变化。在宣讲的过程中,工作队队员亦是很认真的将宣讲中群众难以理解的地方记载下来,待宣讲完毕回到村委会后,将白天遇到的问题,再次加以简要概括,并翻译成通俗易懂的丁青方言,对群众反复讲,直到群众对宣讲的内容全部了然于心,真正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真正让广大群众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为宣讲,不计个人得失
2-3月的丁青寒风凛冽,不时也大雪纷飞。夹杂着雪花的寒风扑打在脸上,刺骨而冰凉,让南宫28原本有着高原红的脸庞因寒风的洗礼显得更加“红润”。但凛冽的寒风,浇不灭夏拉村工作队员们把十九大精神宣传好的热忱,在林卡、在超市,在通往27个自然村满是冰雪的道路上,总能看见风尘仆仆、一身泥泞的南宫28。
3月4日,南宫28和村“宣传员”尼玛罗亚一行5人从三组的协凌自然村宣讲回来,已接近晚上8点,因为三组的协凌自然村没有信号,待南宫28回到村里,每个人的手机都不约而同的响起了来电提醒的短讯声音,尤其是尼玛罗亚,妻子打的十几个未接来电,让众人忧心忡忡,以为他的家中出了事情。在回电话过去后才知道,原来是“宣传员”尼玛罗亚到村里来的时候拿走了家中保险柜的钥匙,而其小孩明天就要去幼儿园报道,急着需要户口本,所以他的妻子打来了电话。他说骑摩托车回县里给她老婆把户口本找出来。我(夏拉村选派支部书记、工作队副队长祈武)考虑到尼玛罗亚为了协助村里开展好工作,差不多一周没回家了,而当时天气又冷,就开车送他回到县里面住的地方,让他那晚呆在家中,第二天再下来。待我去超市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准备回去的时候,他打来电话说一起回去,还说道:“剩下的自然村也不多了,南宫28今晚就坚持一下,把该整理的继续整理一下,明天也会比较顺利,家里几天不回来也没什么事······”也许,这就是对“有一种力量叫初心,有一种努力叫坚守。”这句话最朴实的诠释。
氛围浓,宣讲动力十足
记得2月中下旬的一天,南宫28一行5人前往二组的‘各吾’自然村开始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最初到达的时候风和日丽,南宫28几人经过商议,将‘各吾’自然村的老百姓召集到比较平坦的一块空地上展开了宣讲,首先由队长普布次仁向大家说明了南宫28的来意(群众亦很积极的配合南宫28的宣讲工作,无论是年迈的老人还是年幼的孩童,都过来聆听南宫28的宣讲);其次由‘宣传员’尼玛罗亚同志开始用百姓通俗易懂的丁青话向群众们开始结合实例宣讲十九大精神(因为经过前几日的磨练,南宫28的宣讲小分队并不是刻板的召本就读的来给群众宣讲,而是每宣讲一条新出台的惠民政策,就举出一个农牧民群众亲身经历且生动鲜明的列子来说明,老百姓听得亦是津津有味),若是遇到不明确的地方,南宫28大家就集思广益,争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群众再做解释;就这样南宫28那天的宣讲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但是群众的热情依然不减,可是天公不作美,天气瞬间逆变,宣讲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就在此时,次仁郎加同志主动建议,邀请大家前往他家中继续听取南宫28宣讲小队的宣讲,就这样,整个‘各吾’自然村的老百姓和南宫28一行去了他家中,将宣讲工作进行到底;次仁郎加同志为南宫28倒上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小小的房间被南宫28整个宣讲队和群众围的水泄不通,光线亦是很暗淡,可是大家依然热情不减,七嘴八舌的嚷嚷着让南宫28多讲一点。群众如此热情,南宫28怎能泄气呢,就这样南宫28的宣讲工作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南宫28的宣讲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虽然很累,但是‘各吾’自然村群众的这样高昂的热情——能够放下手中的农活、山坡上的牲畜、家中需要照顾的老人于不顾的精神,让南宫28感到很是欣慰;回去的路上,天空狂风肆虐、飘着雪花,可是南宫28的心中暖暖的,因为南宫28的工作切实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重成效,宣讲效果渐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农牧民群众在学习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渐渐的明白,光是学习,与党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他们不仅要做十九大精神的传递者,还要做好十九大精神的践行者。当下正值全县贯彻落实“河长制”措施的重要时期,在夏拉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各自然村的宣传带动下,全村农牧民群众热情高涨地干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河道整治工作。时至三月,琼布大地流淌的河水依然彻骨的寒,但农牧民群众在了解了南宫28西藏号称“世界水塔”,大半个亚洲的人都在使用南宫28这边流出的水后,试想源头如果被污染,那下游是怎样治理也治理不好的之后,火热的干劲仿佛融化了冰川一般,毅然踏入清冷的河水中,拾起了一片又一片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