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改革开放30年西藏森林覆盖率上升为11.31%

2014-03-26 14:0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社会改革实践。短短30年间,中国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飙升,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时代前进的足迹,西藏林业也一步一步走过30年。30年来,西藏林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西藏林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西藏是我国森林资源最富集的省(区)之一,森林面积1389.6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2.94亿立方米,分别居全国第五位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为11.31%;西藏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系的物种,共有脊椎动物795种,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4种,有140余种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内。野生动物种类居全国第三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居全国前列;西藏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类型复杂多样,共有高等植物6400多种,藻类植物2376种,真菌878种。有300余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内;西藏拥有各类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90%以上的湿地保持原始状态,未遭人为活动破坏),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9%,名列我国之首。玛旁雍错、麦地卡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西藏沙漠化土地面积2170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分布于全区7地(市)67个县(市、区)。

    自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林业产业发展有了新起色,林业基础保障体系得到切实加强。西藏植树造林成效显著,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7.40万公顷,封山育林40.00万公顷,苗圃建设0.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84%上升为11.31%;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治理沙漠化土地30多万亩;新建林业系统主管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39.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2.6%;新建色季拉、巴松错、然乌湖、玛旁雍错等国家森林公园7个;启动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珠峰等3个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切实加强了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建立林政木材检查站29个,制定出台林业法规和部门规章10多个,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木材运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加大了森林防火工作力度,每年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行政负责制。在五个地区30个有林县的229个乡镇组建了由25~30人组成的森林防火突击队,初步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森林火灾防范体系,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初见成效,30年无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区无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加大林业执法和打击林业违法犯罪的力度,林业案件侦破率达到95%以上。通过开展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严打专项行动,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以藏羚羊为例,我区藏羚羊种群数量由1999年的7万只恢复到现有的15万只左右。

南宫28